在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中,《亮剑》一直有着不错的口碑,剧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的角色北京股票配资平台,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比如,晋西北铁三角——李云龙、丁伟和孔捷,还有李云龙的两名警卫员魏和尚和段鹏。此外,赵刚和楚云飞的角色也都非常精彩。众多主角中,李云龙的戏份最多,印象也最深刻。
《亮剑》中的李云龙有三场经典的战斗。第一场是消灭冈崎大队,第二场是伏击日军战地观摩团,第三场则是攻打平安县城。在前两场战斗中,李云龙所带的只有一个团的兵力,而在攻打平安县城时,虽然依然是一个团,但这个团的兵力已经接近一万人。很多观众认为这是编剧的失误,毕竟一个团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兵力呢?但其实,这样的兵力规模并没有夸张。事实上,真实的抗战中,八路军的某个团确实有过类似的规模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陕北的红军主力被改编为八路军。为了限制八路军的扩展,国民政府只给了他们三个丙种师的编制,每个师下辖两旅四团。而在陕北的红军主力当时共有六万多人,三个丙种师的编制显然不足。因此,每个师都增设了一个编外团,这些编外团包括115师的独立团、120师的教导团和129师的教导团。这样一来,八路军的团数达到了15个,而发展最快的是杨成武的独立团。
展开剩余62%杨成武,福建长汀人,14岁便投身革命,加入红军后凭借勇敢和出色的战斗能力,迅速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红四团的政委。在长征过程中,他多次在关键时刻立下赫赫战功,尤其是在飞夺泸定桥和强攻腊子口等战斗中,为红军顺利北上打开了通路。长征后,杨成武出任红一师政委,并与陈赓师长携手参加了东征。随着抗日战争爆发,原本的红军主力被改编为八路军,但由于编制问题,杨成武从红一师师长降为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。
当时,独立团的兵力仅有1700人,而且弹药极为紧缺,平均每支步枪的子弹只有十几发。即便如此,杨成武仍然带领独立团奋勇抗敌。在平型关战斗中,115师主力在主战场与日军激烈对抗,而独立团的任务是阻击敌人的增援。在敌军增援部队的强大压力下,杨成武带领独立团坚守阵地,成功地遏制了敌人的进攻,为平型关战斗的胜利贡献了力量。
随后,杨成武继续带领独立团执行伏击任务,在冯家沟和义泉岭两次成功击败日军运输队,消灭了百余名敌人并缴获大量武器装备,极大提升了独立团的作战能力。紧接着,杨成武带领独立团在短短20多天内,连克七座县城,包括涞源、广灵、灵邱等地。由于连续的胜利,独立团声势大振,许多热血青年纷纷加入,甚至一些地方的抗日武装也前来请求加入。如此一来,独立团的规模迅速扩大,兵力从最初的1700人增加到接近8000人,加上地方武装,合计兵力近一万人,与李云龙的独立团规模相当。因此,《亮剑》中李云龙独立团接近一万人的情节,实际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。
不久后,杨成武的独立团被扩编为八路军独立第一师北京股票配资平台,他出任师长,达到了与贺龙、刘伯承等人相同的职务层级,足见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新宝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